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:個性心理特征之智力概述及測量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,每天5分鐘,輕松學教基
本期考點,一般以單選題和多選題備考,重點掌握以下內(nèi)容:
一、智力概述
1、智力指人們順利地解決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(jié)合。它以抽象思維為核心,主要包括觀察力、記憶力、思維力、想象力和注意力等。
2、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動機、興趣、情感、意志、性格等對人的學習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。其中對中小學生學習影響最大、最直接的非智力因素是動機和興趣。
3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系
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密不可分的,二者是互相促進、互相制約、相輔相成、共同作用的關系。
(1)智力因素影響非智力因素的發(fā)展。例,有的學生智力較高,聰慧,接受能力強,對學習要求高,也就會有學習動機、興趣、勤奮和克服困難等非智力因素參與,因此也就促進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(yǎng)和發(fā)展。
(2)非智力因素對智力發(fā)展的作用。非智力因素對智力發(fā)展的作用表現(xiàn)在兩個方面:一是補償和促進作用;二是阻礙作用。例,古語中,“勤能補拙”,“笨鳥先飛”就是一種補償作用;“驕傲使人失敗”就是阻礙作用的體現(xiàn)。
二、智力測量
1、智力測量的方式
注意力屬于智力,注意是伴隨過程,但是屬于一種能力,注意不屬于認知過程,但是屬智力測量的方式。
(1)比納一西蒙智力量表: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,是1905年由法國心理學家比納和西蒙編制的。他們提出用智力年齡來表示智力水平,簡稱智齡。
(2)斯坦福一比納量表:比納,西蒙智力量表后,經(jīng)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推孟的翻譯和修訂,改為斯坦福,比納量表。這是當今世界上廣泛流傳的智力測驗之一。
(3)韋克斯勒智力量表(韋氏智力量表):分為三個相互銜接的智力量表,分別是韋氏成人智力量表,適用于16到74歲;韋氏兒童智力量表,適用于6到16歲;韋氏學齡前及小學生兒童智力量表,適用于4到6.5歲。
2、測量智商的公式
比率智商
IQ=智齡(MA)/實齡(CA)x100
人類智力是呈正態(tài)分布的。
(1)人類的智商介于10到190,以0與200為極限。
(2)人類的平均智商為100,平均點上下,在人數(shù)上各約占百分之五十
(3)智商90到110者稱為中等智力,在人數(shù)上占約百分之五十
(4)智商110到120者稱為聰慧,120到130者稱為優(yōu)秀,130以上者稱為資賦優(yōu)異,以上三類合計約占百分之二十五
(5)智商80到90者稱為愚魯,70到80者稱為臨界智能不足,70以下者稱為智能不足。智能不足者,在程度上又有輕度、中度、重度之分。其中,55到70為輕度智力落后,是可教育的智力落后;25到55為中度智力落后,是可訓練的智力落后;0到25為嚴重智力落后。
(6)智力的發(fā)展呈現(xiàn)出以下趨勢,16歲以前,智力發(fā)展呈快速上升趨勢;22到35歲,智力發(fā)展達到頂峰。
3、離差智商
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提出了離差智商。離差智商是對個體智力在同齡人當中相對位置的度量。
IQ=100+15Z=100+15(A-M)/S
公式中,X為被測人實得分數(shù);為某人所在年齡組的平均分數(shù);S為該年齡組分數(shù)的標準差;Z是標準分數(shù),其值等于被測人實得分數(shù)(x)減去同齡人平均分數(shù)(M除以該年齡組分數(shù)的標準差(s)
韋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為平均值、15為標準差的正態(tài)分布,得分在70到130為正常,高于130為智力超常,高于140為天才,低于70為智力缺陷。
2.(多選題)下列屬于非智力因素的是( )。
3.(單選題)學生的興趣、好惡、意志以及其他個性品質(zhì)等因素實際上是指( )。
4.(多選題)以下哪幾個測驗屬于個別測驗?( )
本期試題共5道,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
點擊下方[閱讀原文]開始做題
上一篇:060.個性心理特征之能力的分類
下一篇:062.個性心理特征之智力理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