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|中文字幕在线一区|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|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

<label id="ambbu"></label>

<dfn id="ambbu"></dfn>
<td id="ambbu"></td>
  • <ruby id="ambbu"><thead id="ambbu"></thead></ruby>
    <address id="ambbu"><ul id="ambbu"></ul></address>

    515.文化常識中的天文歷法
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09 13:13:42
    考點導圖
    考點詳解

      本期公基輕松學的主題是:文化常識中的天文歷法。

      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,每天5分鐘,輕松學公基。

      一、歷法概念

      日:反映太陽出沒,日出日落變化為一日。

      月:反映月相變化,從新月到滿月。

      年:反映冷暖交替的周期,如春夏秋冬四季更迭。

      中國歷法是陰陽合歷。如果一個歷法只有月的變化叫做陰歷,只以年來記錄叫做陽歷,年就是反映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變化狀況。中國歷法的農歷既有年,也有月,所以是陰陽合歷。

      二、中國古代的天文歷法成就

      1、夏商時期

      《夏小正》是中國現(xiàn)存最早的一部記錄農事的歷書,一般認為成書時間為戰(zhàn)國時期、兩漢之間。本歷書可窺見先秦中原農業(yè)發(fā)展水平,保存了古代中國的天文歷法知識。

      殷歷:殷商時期所用的歷法,是中國古代歷法中的一種,據(jù)說把每年分為春、秋,大月30天,小月20天,閏月置于年末,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歷法。

      2、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

      《春秋》記載,魯文公十四年(公元前613年),“秋七月,有星孛入于北斗”。描寫的是哈雷彗星,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,這一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。英國物理學家哈雷首先測定了其軌道數(shù)據(jù)并成功預言了回歸時間,最終命名為哈雷彗星,中國雖然先發(fā)現(xiàn),但并沒有以中國發(fā)現(xiàn)者的名字命名。

      春秋時期我國歷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(tǒng),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,這比西方早160年。

      戰(zhàn)國時期,《甘石星經》是世界上現(xiàn)存最早的天文學著作之一,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專著和記錄,“甘”指甘德,“石”指石申,他們觀測了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顆行星的運行,還總結了五顆行星運行的規(guī)律,是非常重要的天文歷法成就,書中的《石氏星表》是世界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星表。

      3、兩漢時期

      漢武帝時,天文學家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“太初歷”,開始以正月為歲首,采用有利于農時的二十四節(jié)氣,是中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,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。

      《尚書》,記載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,為人類最早的日食記錄。

      《漢書·五行志》漢班固撰《漢書》始創(chuàng),五卷。記載日蝕、月蝕、星體變異和各種災害以及陰陽學說,后歷代正史繼之,有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。

      東漢時,張衡從日、月、地球所處的不同位置,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。

      張衡發(fā)明制作的地動儀,可以遙測千里以外地震發(fā)生的方向,比歐洲早1700多年。

      4、隋唐時期

      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的《大衍歷》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(guī)律,系統(tǒng)周密,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。

      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(chuàng)始人。在實測中他認識到,在小范圍有限的空間里得到的認識,不能任意向大范圍甚至無際的空間推演,這是我國科學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。

      5、宋元時期

      北宋科學家沈括的突出貢獻在天文學方面,把四季二十四節(jié)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(tǒng)一起來的“十二氣歷”更加簡便,有利于農事安排。

      元初設立太史局編制新歷法。

      元朝杰出天文學家郭守敬,提出“歷之本在于測驗,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”的正確主張,創(chuàng)制了簡儀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觀測儀器,主持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。

      郭守敬主持編定《授時歷》,一年的周期與現(xiàn)行公歷基本相同,但問世比現(xiàn)行公歷早300年。

      三、干支紀年

      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。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。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,周而復始,循環(huán)記錄,這就是俗稱的“干支表”。

      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
      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
      四、六十花甲子

      中國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為計算年、月、日、時的方法,就是把每一個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不重復地搭配起來,用來作為紀年、紀月、紀日、紀時的代號。把“天干”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,后面配上“地支”中的一個字,這樣就構成一對干支。如果“天干”以“甲”字開始,“地支”以“子”字開始順序組合,就可以得到。

      01、甲子;02、乙丑;03、丙寅;04 、丁卯;05、戊辰;06、己巳;

      07、庚午;08、辛未;09、壬申;10、癸酉;11、甲戌;12 、乙亥;

      13、丙子;14、丁丑;15、戊寅;16、己卯;17 、庚辰;18 、辛巳;

      19、壬午;20、癸未;21、甲申;22、乙酉;23 、丙戌;24、丁亥;

      25、戊子;26、己丑;27、庚寅;28 、辛卯;29、 壬辰;30 、癸巳;

      31 、甲午;32、 乙未;33、丙申;34、丁酉;35、戊戌;36、 己亥;

      37 、庚子;38 、辛丑;39、壬寅;40 、癸卯;41、甲辰;42、乙巳;

      43、丙午;44、丁未;45、戊申;46 、己酉;47 、庚戌;48 、辛亥;

      49、 壬子;50、 癸丑;51、甲寅;52、 乙卯;53、丙辰;54、丁巳;

      55 、戊午;56 、己未;57 、庚申;58 、辛酉;59 、壬戌;60、 癸亥。

      五、十二生肖年

      用十二種動物分別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“十二生肖年”。如凡是含有“子”的干支年,就是“鼠年”,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屬“鼠”;凡是含有“丑”的干支年就是“牛年”,這一年進而出生的人都是屬“牛”。以此類推。

      01,子鼠;02,丑牛;03,寅虎;04,卯兔;05,辰龍;06,巳蛇;07,午馬;08,未羊;09,申猴;10,酉雞;11,戌狗;12,亥豬。

      六、十二時辰

      一日有二十四小時,而我國傳統(tǒng)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,即一時辰是二小時。

      子時,夜半 ;所指時間:23:00-1:00。

      丑時,雞鳴;所指時間:1:00-3:00。

      寅時,平旦;所指時間:3:00-5:00。

      卯時,日出;所指時間:5:00-7:00。

      辰時,食時;所指時間:7:00-9:00。

      巳時,隔中;所指時間:9:00-11:00。

      午時,日中;所指時間:11:00-13:00。

      未時,日昳;所指時間:13:00-15:00。

      申時,晡時;所指時間:15:00-17:00。

      酉時,日入;所指時間:17:00-19:00。

      戌時,黃昏;所指時間:19:00-21:00。

      亥時,人定;所指時間:21:00-23:00。

    配套試題
    1.(單選題)(  )開始采用有利于農時的二十四節(jié)氣,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歷法。
    A.《太初歷》
    B.《授時歷》
    C.《四分歷》
    D.《景初歷》

     

    2.(單選題)下列采用了干支紀年法的一項是(  )。
    A.貞觀之治
    B.辛丑條約
    C.黃道吉日
    D.安史之亂

     

    3.(單選題)農歷2019年是(  )年。
    A.辛亥
    B.辛酉
    C.己亥
    D.戊戌

     

    4.(單選題)我國古代農歷,是按照(  )來安排的歷法。
    A.太陽自轉周期
    B.地球自轉周期
    C.地球公轉周期
    D.月亮的月相周期
     

    本期試題共5道,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

    點擊下方[閱讀原文]開始做題

    官方微信公眾號:事考必勝
    添加微信客服 關注微信小程序
    事業(yè)單位招聘考試網微信客服事業(yè)單位考試在線題庫小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