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:陳述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之知識的鞏固和應用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,每天5分鐘,輕松學教基
本期考點:一般以單選、多選和簡答題備考,重點掌握以下內(nèi)容:
上期我們學習了知識的理解,本期我們來看一下知識的鞏固和應用。
一、知識的鞏固
1、知識鞏固的含義
知識的鞏固,指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對教材的持久記憶。記憶是經(jīng)歷過的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。它包括識記、保持、再認和重現(xiàn)三個基本環(huán)節(jié)。其中,識記與保持是再認和重現(xiàn)的前提,再認和重現(xiàn)是識記與保持的結果。因此,在記憶活動中,識記和保持占主導地位,知識的鞏固主要是通過識記和保持這兩個記憶環(huán)節(jié)來實現(xiàn)的。
2、知識鞏固的作用
知識的鞏固在知識掌握過程中有重要作用:
①知識的鞏固是知識積累的前提;②知識的鞏固與理解相互依存;③知識的鞏固是知識應用的前提。
3、知識鞏固的途徑
(1)提高識記的目的性、自覺性。
(2)指導學生采用各種有效的記憶方法,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識記效果。
(3)合理地組織復習。
為防止遺忘,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復習。為了提高復習效果,復習應注意以下幾點:
①復習要及時。如果不及時復習,頭腦中的保持量在短時間內(nèi)會急劇減少,再復習就要花費相對較多的時間。因此,當天學的功課一定要在當天安排復習。
②復習要合理。復習方法合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常用的方法有:第一,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;第二,反復閱讀與嘗試背誦相結合;第三,綜合使用整體復習與部分復習;第四,多種感官參與復習;第五,復習方式多樣化。
③復習活動既要避免無限過度,又要堅持適當超額。所謂的過度學習又稱“過度識記”,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(xiàn)后繼續(xù)識記的記憶。實驗證明,過度學習達到50%,即學習熟練程度達到150%時,學習的效果最好。
二、知識的應用
1、知識應用的概念
知識的應用就是將所學的知識靈活、有效地運用到日常生活實踐中,其實質(zhì)是運用已有的認知經(jīng)驗去解決相關問題。
2、知識應用的基本形式
學生應用知識,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兩種基本形式
(1)解決課業(yè)問題
解決課業(yè)問題主要指學生運用所獲得的知識,通過觀察、記憶、想象和思維方式去解決有關問題。這種知識應用形式又表現(xiàn)為不同的兩個方面,一是應用已學知識完成有關的口頭作業(yè)或書面作業(yè),如回答課堂提問、解決習題等。這是中小學生應用知識最常用、最基本的一種形式。二是應用已學知識去完成實際操作或?qū)嵉刈鳂I(yè),如數(shù)學的測量、理化的實驗、生物的種植和養(yǎng)殖、地理的考察與繪制地圖等。
(2)解決實際問題
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指學生自覺能動地應用已學知識于社會實踐,解決或發(fā)現(xiàn)生活和生產(chǎn)中的實際問題,如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社會服務、社會調(diào)查、社會生產(chǎn)等。
3、知識應用的一般過程
(1)審題
審題就是了解題意,搞清問題中所給予的條件與要實現(xiàn)的目標。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,審題即分析問題的基本結構,在頭腦中建立起該問題的最初表征。
(2)聯(lián)想
聯(lián)想即以所形成的問題表征為提取線索,去激活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結構或者圖式。
(3)解析
知識掌握過程中的解析即統(tǒng)一分析問題中各部分的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,分析問題的結構,將問題結構的各部分與原有知識結構的有關部分進行匹配。解析的結果往往表現(xiàn)為提出解決目前問題的各種設想、制訂具體的計劃與步驟。
(4)類化
類化也叫歸類,即概括出眼前的問題與原有知識的共同的本質(zhì)特征,并將這一具體的問題歸入原有的同類的知識結構中去,以便理解當前問題的性質(zhì)。
三、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
程序性知識學習的一般過程是指從陳述性知識轉(zhuǎn)化為自動化的技能的過程。它主要由陳述性階段、轉(zhuǎn)化階段和自動化階段構成。
2.(單選題)了解憧憬與希冀這兩詞意義和用法后,老師讓同學完成練習題,屬于陳述性過程中( )。
3.(多選題)知識的應用包括( )四個彼此相聯(lián)又相互獨立的基本環(huán)節(jié)。
4.(單選題)某生讀了10遍材料剛好記住,按適當過度的學習要求要達到最佳記憶的效果,他要再度( )遍。
本期試題共5道,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
點擊下方[閱讀原文]開始做題
下一篇:091.技能概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