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: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之學習風格差異和性格差異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,每天5分鐘,輕松學教基
本期考點,學習風格的差異是一個重要的考點,考查方式以理解為主,需要大家能區(qū)分并掌握此知識點,一般以單選、多選、判斷題備考。重點掌握以下內容:
學習風格是指人們在學習時所具有的或偏愛的方式,即學習者在研究和解決其學習任務時,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。學習風格無好壞之分。
一、感覺通道差異
一般來說,感覺通道的差別是指學習者對于視覺、聽覺和動覺刺激的偏好程度。學習者在感覺通道偏好上存在三種典型類型。
二、認知風格差異
認知風格差異。認知風格是指個體感知、記憶、思維、問題解決、決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。其特征是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。
1、場依存型與場獨立型
(1)著名代表人物: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曼・威特金。
(2)實驗:嵌入圖形實驗、身體調節(jié)實驗。
(3)分類依據(jù):認知加工中對客觀環(huán)境提供線索的依賴程度。
①場獨立型的學生是“內部定向者”。
學科興趣:喜歡獨立思考,不擅長與他人打交道,喜歡自己分析思考鉆研,喜歡抽象理論類的事物。
學科成績:在理科上成績較好,對理科更加感興趣,在社會科學上學習較差。
學習策略:學習的時候因為感興趣才會鉆研,屬于內部動機,想學才會學。
教學偏好:場獨立學生喜歡結構不嚴密的教學,不喜歡安排的太明白,喜歡自由探索,給一定的空間。
②場依存型的學生是“外部定向者”
學科興趣,善于察言觀色,對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比較感興趣。
學科成績,文科成績會更好,理科稍微差一些。
學習策略,學習動機是外部動機,別人表揚他就會更加喜歡學習,喜歡合作學習,自然科學成績差。
教學偏好,喜歡結構嚴密的教學,不喜歡自己探索,喜歡被安排,容易受外界影響。
③教師也有不同的認知風格,教師的認知風格會影響教學方法的選擇
場獨立性老師:以自己為主導,因為是內部參照,依靠自己的感覺,不喜歡受外界影響。講課的時候傾向于正規(guī)的講授法。
場依存性教師:受外界環(huán)境的影響,常常以學生為中心,喜歡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情境,比較傾向于討論法。
2、沉思型與沖動型
(1)著名代表人物:杰羅姆•卡根。
(2)實驗:匹配相似圖形測驗。
(3)分類依據(jù):速度和成績。
沉思型的學生在完成需要對細節(jié)做分析的學習任務時,學習成績較好些。沖動型的學生在完成需要做整體性解釋的學習任務時,學習成績較好些。
3、輻合型與發(fā)散型
(1)著名代表人物:吉爾福特。
(2)分類依據(jù):探尋答案的方向不同。
輻合型:指人們在解決問題時,思路集中到一個方向,從而形成唯一的、確定的答案。
發(fā)散型:指人們在解決問題時,思路向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,從而求得多種答案。
4、同時型與繼時型
(1)著名代表人物:達斯。
(2)分類依據(jù):大腦對信息的加工方式。
同時型加工的特點:解決問題時,采取寬視野方式,同時考慮幾個假設,并兼顧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。許多數(shù)學操作和空間問題的解決都屬于同時型加工。
繼時型加工的特點:一步一步分析問題,每一步只考慮一個假設,第一個假設檢驗完再檢驗第二個,一環(huán)扣一環(huán),直至把問題解決。言語操作和記憶都屬于繼時型加工。
5、深層加工型與表層加工型
(1)著名代表人物:斯諾。
(2)分類依據(jù):進行信息加工的深度。
深層加工:傾向于對問題的分析與理解,適用于能力考試等。
表層加工:傾向于學習和記憶知識,側重事實學習和記憶的考試。
性格的個別差異表現(xiàn)在性格特征差異和性格類型差異兩個方面。在教育過程中,要針對學生的性格差異因材施教。
2.(多選題)對學生學習風格差異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場依存型者更感興趣的是( )。
3.(單選題)在知覺、思維、記憶等認知活動中,往往強調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認知風格屬于( )。
4.(多選題)高中生的認知方式存在差異,表現(xiàn)為( )。
本期試題共5道,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
點擊下方[閱讀原文]開始做題